您好!欢迎来到牛羊肉产业网。

请登录|注册

客服电话:15000821357

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  国内新闻

内蒙古肉牛产业发展现状

时间:2023-12-21牛羊肉产业网

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,肉牛及肉牛加工制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,肉牛产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的主要增收来源之一。牛肉有蛋白质含量高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等诸多优点,是一种理想的肉食产品。内蒙古有着悠久的草原畜牧业发展历史,具有发展肉牛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发展畜牧业对振兴内蒙古地方经济,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、出口创汇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重要作用。内蒙古自治区是肉牛生产优势区,其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列,但现阶段存在环境、养殖技术、市场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。为促进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简要总结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。

内蒙古肉牛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

(一)肉牛养殖技术支撑不足,优质品种肉牛匮乏

    我国农牧户饲养肉牛的技术大多靠经验积累,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,饲养管理也非常粗放,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、饲料配方不科学、生长周期长、出栏率低、肉质差等问题,导致养殖效益差,肉牛产品档次低,加工产品档次低;

建议:建立肉牛繁育体系,引进、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,加快品种培育,优化品种结构,按照生产规模化、产品标准化的要求,实行统一供种,提高优良品种的集约化应用水平。

(二)肉牛规模化生产体系尚未成型

    目前我国肉牛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分散饲养,非定点屠宰和集贸市场销售占主导的方式,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肉牛生产体系,内蒙古肉牛的存栏量在增加,但专门的标准化、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有待进一步普及。

建议:一是逐步推广肉牛公司连基地,基地连农户,走小农户、大基地,小规模、大群体、整村推进的路子;二是集约化、标准化规模养牛场模式,实现内蒙古优质高效肉牛发展,三是“以多户为单位,建设养殖小区,联户推进”小区养牛模式。

(三)肉牛企业与农牧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

    肉牛养殖协会、肉牛养殖合作社等中介机构普遍没有起到有效地连接作用,企业与农牧户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,企业与农牧户对结成利益共同体的优势认识不够,因此加工企业与农牧户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利益矛盾。

建议: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,加强肉牛养殖户(场)与屠宰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。在利益共同体关系中,双方能够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。

(四)牛肉消费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

    由于牛肉市场机制不完善,导致牛肉消费市场混乱,问题牛肉充斥市场。另外,小型屠宰加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卫生环境差,牛肉的消毒,排酸,疾病检疫等技术手段不到位,难免生产出劣质牛肉,危害消费者健康。 

建议:建立牛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,生产健康绿色食品,实行全程质量监控,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,加强对生产过程、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测,全面提高优势牛肉的质量安全水平。

 (五)肉牛企业发展资金不足,需要金融机构服务合作

    随着肉牛业规模化水平提高,先进养殖技术的引入,肉牛生产企业要想扩大生产规模,面临严重的资金缺乏问题,规模化养殖资金投入高,产出高,经济效益好,但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撑。

建议:一方面,企业可通过签定银企合作协议等方式与银行加强联系,建立稳定的资金借贷关系,保证企业的资金短缺及时得到援助;另一方面,拓宽融资渠道,将企业的筹资结构合理化并按要求足额融资。

肉牛变“金牛”,内蒙古自治区的肉牛产业正在谱写一首乡村振兴歌,内蒙古政协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推荐阅读